据说,路遥写小说,喜欢倒着写,先把结尾写了,然后溯源到开头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是路遥的代表作,也是巅峰之作,《平凡的世界》创作过程中,也是“倒写”!
一、《平凡的世界》结尾
读过这部小说的读者,都知道,小说以孙少平回到大牙湾煤矿之后,收尾的!
而很多读者,在田晓霞被洪水卷走之后,就不想读下去了。
包括我也是,第一次读到晓霞牺牲后,很生气的把小说扔到一旁,“晓霞,我的晓霞,就这样走了吗?”
后来反复读了几遍这部小说,晓霞生与死,路遥的感情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如果你把自己融入孙少平的世界中,当晓霞还在这个人世的时候,无论距离多远,孙少平的奋斗史,充满了无限活力;
当晓霞离开人世之后,孙少平的人生也随之黯然,指路的灯灭了,人生也开始沦为平庸。
100多万字的小说,田晓霞的死,就是结尾,至于后面的,不过是后传而已!
二、《平凡的世界》的构思
天灾人祸之下,最能暴露社会的众生相,就像这次冠状疫情,从国内到世界,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,小到个人的认知,大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格局,此消彼长,不断的刷新着人们的三观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也是从一场天灾人祸开始展开的。
一场400年一遇的大水,把陕西南部一个城市淹没了,这场洪水造成了损失罄竹难书。这个发生在1983年,真有其事的大洪水,路遥的小说中,只用了“南部城市”一笔带过,同时,路遥又引用了这个城市的县志:
据该城《历次洪水纪事年表》记载,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发生在明万历十一年(公元1583年)。“江水涨溢,河水壅高城丈余,全城淹没,公署民房一空,溺毙者五千余人。”
如果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复制这段话头条搜索一下,就知道1983年,陕西哪个城市遭遇了这样的天灾人祸。
洪水是天灾,而造成更大的伤害,那就是人祸了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路遥引用的县志,400年前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,完全可以以古为鉴,有效的做好防护措施,最大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。
而事实上,这场洪水,引出的两个重要人物:田晓霞和高凤阁,他们的背后的故事,成就了平凡的世界。
一个记者,还是高官的女儿死于这场洪水,而这位高官的女儿和一个挖矿工人谈恋爱;
一个市委*,这个城市的最高长官,在洪水来临的时候,却跑到老家给儿子办婚宴去了;
故事就围绕着这两条线索展开了!
田晓霞这条线
田晓霞的父亲是田福军,小说里作为正面人物出场的改革派,田福军有个哥哥田福堂在双水村,是村里的一把手。双水村有一户小姓人家孙家,孙家有兄弟两个,老大孙玉厚,有四个子女,老二孙玉亭,是田福堂的左膀右臂。
而田晓霞喜欢的那个挖矿工人,是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平,这些线就这样串联起来了。
高凤阁这条线
高凤阁,出场机会并不多,甚至一些粗心的读者,很容易把这个人物忽略掉。高凤阁,常年混迹于官场,在官场上,他是田福军的对头,处处和田福军作对,而且作为“守旧派”的高凤阁,也有着强大的人脉,往上,他有欣赏他的上司,南部城市那场洪水之后,高凤阁没有马上下台,因为他的老领导一直在上面活动,为他说情,直到一年之后,高凤阁才被一撸到底;
往下,高凤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这里面,路遥着重写了两个人物:胡永州和胡永和!
胡氏兄弟和高凤阁是表兄弟的关系,说白了就是亲戚关系。
胡永州是个包工头,他利用高凤阁的人脉,拿到工程项目,从而成为一个暴发户,胡永州的一些行为,是很让人看不下去,比如他欺负做饭的农村姑娘小翠,后来这个小翠被孙少平给救了,然而后来,小翠又重新回到胡永州身边,甘心堕落!
孙少平在高凤阁这条线又出现了,这是不是很有趣的事情?
如果我们再挖,看看胡永合,胡永合曾经和孙少安一起去过大牙湾煤矿,和孙少平有过一次短暂的见面,两个人初次见面的印象是:
胡永合看到挖煤工人少平,对少安赞不绝口的弟弟,很是失望:你一个挖煤的,能有多大出息;
而孙少平看到胡永合,立刻想到了包工头胡永州,第一直觉是:不是什么好人!
二人冷眼相对,孙少平的心态很像我们现在普通人对待富人的心态——“仇富”!
至于胡永合如何和孙少安交集的,我们以后再讨论。
三、天灾人祸后的众生相
一场灾难来临,是如何改变人生呢?
最直接的,那就是有人将要从这个世上消失,这是最悲惨,也是最无奈的,因为死对于每个人来说,都是公平的,因为人生而为死的。